中国传统武术教师职业素养探讨
博大精深的传统武术是中华武术的根,也是中国武术的命脉.在中国传统文化“重了悟,而不重论证”的特征影响下,许多武术拳师也很少有将自己的习武经验记录和总结下来,甚至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加之武术家们本身的文化水平限制;以及现代社会发展中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现代化以来关于中国传统武术拳师严重短缺,许多优秀拳种面临失传的境地.上海体育学院邱丕相教授认为,“作为负载着传统文化精髓的中国传统武术在文化流失的时代也面临着消亡的危机.如何更好地保护传统武术和传统武术文化,并使之能在新时代焕发出生机,是一个严肃而沉重的话题.武术如何更好的发展,其教育传承事关重大,在武术传承中武术拳师(教师)的职业素养直接影响着武术与武术文化传承的效果与作用.继而影响武术这一瑰宝更好的继承和发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等方法,探讨了传统武术教师(武师)的职业素养内涵与提高,旨在为传统武术武师自我素质提高和武术教学质量的促进提供一些借鉴.
武术教师 职业素养 教学质量 管理能力
刘帅
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4
国内会议
石家庄
中文
188-191
2016-07-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