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五氟磺草胺在稻田中残留消解特性及其膳食风险评估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建立了五氟磺草胺在水稻植株、稻田土壤、田水和糙米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结合田间试验研究了五氟磺草胺在稻田环境中的消解残留特性,并初步对五氟磺草胺在稻米中的残留暴露进行了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在0.005~0.5mg/L浓度范围内,质谱检测器对五氟磺草胺的响应值与进样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在水稻基质中最小检出量(LOD)为9.1×10-4mg/kg~1.2×10-3mg/kg之间,最低检测浓度(LOQ)为0.003mg/kg~0.005mg/kg之间.当水稻植株、稻田土壤、田水和糙米空白样品基质中添加五氟磺草胺标样的浓度为0.005~0.5mg/L时,平均回收率范围在85.4%~101.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2.5%~7.4%,可见分析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和灵敏度均能符合残留分析的要求.在浙江诸暨、福建厦门和黑龙江哈尔滨的田间试验发现,五氟磺草胺在水稻植株中的半衰期为1.5~3.3d,在稻田土壤中的半衰期为3.0~4.7d,在田水中的半衰期为1.6~3.0d,说明该药剂在稻田环境中消解速度较快.当0.025%五氟磺草胺颗粒剂的施药剂量为37.5g a.i.·ha-1~56.25g a.i.·ha-1时,施药一次,在水稻成熟期和成熟后7天采样检测,糙米中五氟磺草胺的残留量均低于0.005mg/L,经评估其膳食风险商值为2.22×10-4,显著小于风险临界值.结果表明,按照推荐剂量和次数施用0.025%五氟磺草胺颗粒剂,于成熟期采收的糙米通过膳食摄入后不会对一般人群健康产生不可接受的风险.

除草剂 五氟磺草胺 超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 残留消解特性 膳食风险评估

李文卓 钱圆 Matsumoto Haruna 杨斌 王蒙岑 朱国念

浙江大学农药与环境毒理研究所

国内会议

第十六届全国农药交流会

上海

中文

1-12

2016-10-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