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H-ras12V转基因小鼠肝癌进展过程中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及活性变化的观察

目的:检测H-ras12V转基因雄性小鼠肝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其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含量的变化及活性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比例的改变. 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法(FCM)分别检测3、5和9月龄H-ras12V基因雄性小鼠及对照组正常C57BL/6J雄性小鼠的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比例和活性水平,同时对所有小鼠的肝组织进行病理学诊断. 结果:3月龄的H-ras12V转基因雄性小鼠和3、5和9月龄的对照组雄性小鼠的肝脏均未出现显著的病理学变化.5月龄的H-ras12V转基因雄性小鼠的肝脏中出现多发性结节,而9月龄的H-ras12V转基因雄性小鼠的肝脏则发生了多发性肝肿瘤.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小鼠的其他组织器官无显著病理变化.对于B淋巴细胞,与同月龄的正常C57BL/6J雄性小鼠相比,3、5和9月龄H-ras12V转基因雄性小鼠的外周血中B淋巴细胞所占的比例(sIgM+CD23+和sIgM+B220+)显著降低(P<0.01),与之相一致,活性B淋巴细胞(CD19+CD69+)所占的比例也都显著降低(P<0.01).并且随着月龄的增加及H-ras12V转基因雄性小鼠肝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外周血B淋巴细胞和活性B淋巴细胞的比例呈逐渐降低趋势.对于T淋巴细胞,与同月龄正常C57BL/6J雄鼠相比,3、5月龄H-ras12V转基因雄鼠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e+)比例及活性T淋巴细胞(CD3e+CD69+、CD3e+CD25+)比例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9月龄H-ras12V转基因雄鼠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比例及活性T淋巴细胞比例均显著降低(P<0.05). 结论:随着H-ras12V转基因雄性小鼠肝肿瘤的发展恶化,其外周血中T、B淋巴细胞及活性T、B淋巴细胞的比例显著降低.

肝癌 淋巴细胞 免疫机制 H-ras12V基因

聂鑫 王康伟 张敏 王福金 王爱国 王靖宇

大连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辽宁 大连 116044

国内会议

2016第十四届中国北方实验动物科技年会

天津

中文

79-89

2016-09-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