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川西坳陷彭州地区雷四上亚段白云岩形成机理

根据岩芯观察、普通薄片及铸体薄片鉴定、阴极发光显微镜观察、扫描电镜、碳-氧稳定同位素测定、锶同位素测定、全岩分析、微量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川西坳陷彭州地区白云岩类型及成因机理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认为研究区雷四上亚段白云岩晶粒细,主要由微晶-粉晶组成,细晶白云岩少见,白云石呈半自形-自形晶;δ13C同位素在-4.8‰~3‰之间,平均1.92‰,呈现低正值的特征;δ18O同位素在-8.1~0.6‰之间,平均值-5.04‰,呈现中负值的特征;锶含量较低,在0.7076~0.7087之间,二价铁含量较高、锰含量较低,具有较低的有序度和低的Mg/Ca值的特点.各种资料表明,这套稳定展布的白云岩主要是沉积成因,为潮坪相潮间-潮上带的同生-准同生白云岩,其次为埋藏白云石化成因.

白云岩 雷四上亚段 成岩机制 彭州地区

李勇 段永明 赵爽 邓美洲 高恒逸 王启颖 周凌芳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成都610081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无锡214126

国内会议

2016年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

银川

中文

1-12

2016-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