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麦南构造飞仙关组储层控制因素研究

麦南构造主要的含油气层系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为下三叠统较为有利的产层之一.通过对川东飞仙关组沉积、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的研究表明,碳酸岩台地上的高能环境(水动力条件较强的台地边缘或潮坪泻湖边缘)是储层形成和演化的基础.麦南区块位于万县-长寿开阔台地上,受水动力弱,沉积环境而言,较缺乏储层形成的基础.麦南飞仙关组主要的储集岩以亮晶砂屑(骨屑)鲕粒灰岩为主,镜下只能偶见白云化现象,但由于该区的获气井位于构造顶部,因后期溶蚀作用较强而产生了一定的溶蚀孔洞,而构造作用改造形成的微裂缝是储层中油气渗流的主要通道.因此,在麦南构造飞仙关组储层的形成与演化过程中,研究区未在有利的沉积相带区,控制储层发育的主要因素为成岩作用和构造形成的微裂缝.

油气藏 麦南构造 飞仙关组 储层发育 成岩作用 微裂缝

刘菲 陈家文 朱宜新

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地质研究所 重庆400021

国内会议

2016年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

银川

中文

1-6

2016-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