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剑阁-九龙山地区飞仙关组层序演化研究

本文在剑阁—九龙山地区地层层序重新划分对比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区内钻井资料、三维地震资料,依据地震反射特征,进行地震层序划分,建立骨架剖面层序划分方案,识别出5个大的地震层序界面,划分出4个三级层序(相当于长期基准面旋回)(TSQ1~TSQ4),8个体系域.认为该区飞仙关组发育Ⅰ、Ⅱ两种层序地层充填模式,且以Ⅰ类模式为主,Ⅰ类模式相对Ⅱ类模式也可以更好解释相对深水的斜坡区发现鲕滩地震异常响应的现象.飞仙关组鲕滩发育部位、规模及储集性受水动力条件及暴露时间等因素控制,即台缘带及台内浅滩等古地貌高部位(TSQ1、TSQ3层序高水位体系域)是鲕滩发育的最有利区,斜坡区(TSQ2海侵体系域)鲕滩的形成更多受次一级海平面旋回控制,水体能量低、暴露时间有限,其发育规模及储集性能也相对次之,反映该区层序地层充填过程及鲕滩分布特征,为下一步油气勘探工作提供参考.

飞仙关组 层序划分 充填模式 鲕滩发育 剑阁—九龙山地区

胡欣 裴森奇 张本健 王宇峰 杨迅 陈辉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川西北气矿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川西北气矿;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国内会议

2016年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

银川

中文

1-10

2016-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