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钛丝作为基体在固相微萃取技术中的制备并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检测环境水样中的污染物

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在1990年一经问世就广泛的引起了分析工作者的重视,由于它集采样、分离、浓缩、解析、进样于一体从而广泛的应用于环境科学、食品分析、生物分析和毒理分析.与其他传统的样品前处理技术相比,固相微萃取具有操作简单、萃取快捷、无需溶剂和可自动化等优点,因此近几年来SPME发展极其迅速,新技术不断涌现,极大的拓展了SPME的研究方向.传统并常用的固相微萃取纤维头有极性较强的聚丙烯酸酯(PA)涂层纤维和非极性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涂层纤维,前者适用于萃取极性化合物,后者主要用于非极性化合物的萃取.利用二电极系统将钛丝作为工作电极,铂电极作为对电极在一定的电解液中通过电化学阳极氧化的方法可以在钛丝表面原位生长出具有特殊形貌的Ti02涂层。李毅探究了在不同电解液和相同电解液但配比不同的电解液中生成的Ti02样貌均不相同,分别生成了Ti02纳米管、纳米棒和纳米立方体,其中Ti02纳米棒对UV filters选择性吸附。郭梅在优化Ti02纳米片的制备条件后,利用涂层表面的钛羟基和苯基三氯硅烷之间的硅烷化反应对其表面进行改性,改性后发现苯基修饰的Ti02纳米片涂层对环境中的PAHs具有高效的选择性吸附。

固相微萃取纤维 钛丝 制备工艺 高效液相色谱 紫外线吸收剂

郭梅 马明广 李毅 甄琦 王子宜 杜新贞

西北师范大学大学化工化工学院 西北师范大学大学化工化工学院;甘肃省生物电化学与环境分析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70

国内会议

中国中西部地区第五届色谱学术交流会暨重庆市色谱年会、甘肃省第十四届色谱年会

重庆

中文

43-44

2016-04-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