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特征尺度的沈北新区非耕作生境景观异质性研究

研究目的:研究非耕作生境的景观异质性,研究结果为合理利用耕地及非耕作生境资源提供理论依据,为农田生态系统中景观的合理布局提供技术支撑.研究方法:首先运用“3S”技术对研究区进行景观分类,然后运用区域面积信息守恒评价方法及地统计学方法得出本研究的特征尺度,最后用景观格局指数法结合移动窗口法从不同的方面对非耕作生境的景观异质性进行研究.研究结论:①研究区非耕作生境比例适宜(14.78%),而且各乡镇的非耕作生境比例各不相同,其中非耕作生境比例最大的为黄家锡伯族乡(8.17%).就非耕作生境景观类型而言,水工建筑用地(5.54%)占绝对优势,约占整个非耕作生境景观类型的1/3.②研究区非耕作生境景观异质性在景观水平上相对较高,且不同类型非耕作生境景观具有不同的异质性程度.③在非耕作生境景观类型中,异质性较高的为河流水面、沟渠、水工建筑用地、内陆滩涂、其他林地及其他草地;其次为坑塘水面和有林地,而灌木林地、裸地及水库水面的景观异质性程度相对较低.

农业生态系统 非耕作生境 景观异质性 特征尺度

韩影 边振兴 冯玉萍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沈阳 110866

国内会议

2016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521-530

2016-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