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诺贝尔哥事件看中国大陆的科学传播
2016年2月11日,位于美国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正式宣布直接探测到引力波,成为近年来物理学界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但在半个月后,引力波一词却在中国大陆的媒体上引发一场激烈的争论.这起争论的缘起发生于五年前:一位郭姓民间科学爱好者参加一档求职节目,在现场提出自己的引力波理论,被担任嘉宾的科普作家方舟子批评.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诺贝尔哥事件进行分析:首先,是通过争论中不同立场文章的内容分析,探讨不同人士对于科学精神的不同理解;其次,分析争论背后存在的对于科学家特别是学术体系的不信任;再次,分析以往科学传播和教育的哪些问题造成这种歧异和不信任;最后,从事件传播过程分析新媒体时代科学传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科学传播 学术体系 新媒体时代
殷俊
台湾中山大学中国与亚太区域研究所
国内会议
兰州
中文
1-7
2016-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