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管理单位扮演环境教育角色的经验谈
台湾地区因为降雨不均匀,又面临人口分布的集中化,水资源供给向来是很重要的施政绩效指标.从日治时代迄今,将近260座的水库陆续加入水资源供水的作业,确保各标的用水的稳定性.台湾水资源需求主要为生活用水、工业用水与农业用水,1990年之后为环境友善的永续目标更加入生态用水的标的,年平均用水量以200亿立方公尺为目标,其中水库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2010年台湾通过《环境教育法》规范政府单位需透过教育方法,培育国民了解与环境之伦理关系,增进国民保护环境之知识、技能、态度及价值观,促使国民重视环境,采取行动,以达永续发展之公民教育过程.水库原本为横断河川的人工构造物,过去被认为是破坏环境最剧烈的水利设施之一,但在水利署的用心经营过程中,慢慢酝酿出水库与环境融合,甚至于有利于栖地发展的契机.本文从台湾水库的发展沿革,述及水库的重要性与环境教育场域建置的经验,作为未来各水库或水利设施转型为环境教育场域之经验分享.
水库管理单位 环境教育 角色定位
詹明勇 晏扬清
国内会议
兰州
中文
1-18
2016-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