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上游底栖动物与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
为了解黄浦江上游水源地沉积物的潜在生态风险及底栖动物的分布特征,对该范围内的主要河道的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分布进行了调查,探讨了重金属分布对底栖动物的影响.除Hg元素采用冷原子吸收法分析外,其他金属都用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得出的重金属污染程度为Cd>Hg>Pb>Cu>Zn,区域整体的生态风险等级为“极微污染”~“中度污染”,其中位于江苏、浙江与上海交界处及黄浦江的支流的区域生态风险整体较高.Cd和Hg是研究区域生态风险的主导因子.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8种,其中环节动物3种,软体动物4种,节肢动物1种,大部分属于耐污类群.多样性指数H′基本都小于1,属于“重污染”水平,其值和Pb、Hg、Zn的含量成正相关关系,和Cd和Cu的含量成负相关关系.大型底栖动物不同纲目的密度对沉积物中不同种类的重金属响应不同,多毛纲和瓣鳃纲密度与5种金属都呈负相关关系;寡毛纲(以霍普水丝蚓为代表)密度和Cu、Hg的含量呈正相关关系;腹足纲(以铜锈环棱螺为代表)密度和Cu、Hg、Zn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呈正相关.
河流污染 重金属 底栖动物 群落分布 生态风险
郑玲芳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市钦州路508号,200233
国内会议
浙江湖州
中文
1-11
2016-09-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