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春化对蚕豆生理指标及植株表型的影响
秋播蚕豆需要经过春化作用才能开花结荚,本研究以鲜食蚕豆”通鲜2号”幼苗为试验材料,人工模拟低温春化处理0、6、12、18、24、30d后对幼苗叶片和茎尖的生理生化以及处理后移栽大田植株表型的影响.春化处理后蚕豆植株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的活性明显提高,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增加,整体变化趋势则是先缓慢上升,幼苗茎尖和叶片的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等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增加,减轻了幼苗叶片细胞的膜脂过氧化程度,维持了细胞膜的完整性。春化处理的蚕豆芽苗移栽大田,其农艺性状较未处理的幼苗表现优异,其中处理24d的表现最优,其分枝数、单枝荚数较对照提高26.7%和52.8%,且提早3个月成熟,总体鲜荚增产70%左右。
蚕豆 人工春化 生理指标 农艺性状
卞晓春 刘水东 曹云英 吴春芳
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 南通 226541 南通大学,江苏 南通 226019
国内会议
呼和浩特
中文
1-2
2016-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