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玉米单交种光合生产能力杂种优势对氮肥的响应

试验于2014-2015年在内蒙古包头市土默特右旗(40°33′N,110°31′E)进行.以典型玉米单交种先玉335和郑单958及其亲本自交系共6个基因型为材料.设0kg/hm2和150kg/hm2两个氮处理.随机区组设计,三次重复,其他管理同大田生产.不施氮条件下,产量杂种优势主要来源于干物质积累量、LAI等群体数量性状杂种优势;施氮条件下,群体数量性状仍具备杂种优势,但杂种优势并未提高,而叶片SPAD值、Pn、Gs和Tr等个体功能性状则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施氮后产量杂种优势的提高是个体叶片光合特性杂种优势增加而导致的,这与单交种和自交系光合性状对氮肥供应水平的反应不同有关。

玉米单交种 氮肥利用效率 光合生产能力 杂种优势

余少波 高聚林 王志刚 于晓芳 孙继颖 苏治军 胡树平 梁红伟 李雅剑 魏淑丽 杨哲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呼和浩特 010019

国内会议

第十五次中国作物生理学术研讨会

呼和浩特

中文

1-1

2016-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