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家庭农场生产行为的生态自觉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全国家庭农场监测数据的实证检验

本文基于全国家庭农场监测数据,以测土配方施肥,亩均化肥、农药施用量,作物秸秆处理方式和灌溉方式作为代表农场生产行为的变量,并应用二元Logit模型探讨了影响农场生态生产行为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63.3%的农场采用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6.8%的农场亩均化肥施用量比周边普通农户少,29.7%的农场亩均农药施用量比周边普通农户少,80.7%的农场作物秸秆选择机械化还田等再利用的处理方式,21.2%的农场选择了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农场主接受过培训,示范家庭农场,产品通过“三品一标”认证,农场加入合作社等因素对农场的生态生产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农场主的本村户籍、农场流转土地面积占比等因素影响并不显著,同时,种植不同农作物的农场生态生产行为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家庭农场 生产行为 生态自觉性 差异性

蔡颖萍 杜志雄

湖州师范学院农村发展研究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国内会议

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201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长春

中文

165-177

2016-08-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