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时空特征分析:基于三大流域视角

本文采用2004-2013年的中国粮食主产区13个省份有关粮食生产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超越对数生产函数,运用SFA模型,基于松江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视角测算了13个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并比较分析了其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粮食主产区劳动力要素投入不足,机械和农药的投入相对冗余;粮食生产要素替代和互补效应并存.(2)三大流域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均表现出上升态势,但上升幅度逐年递减,且长江流域的技术效率上升幅度显著大于松江流域和黄河流域.(3)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排名相对稳定,技术效率排名前三的省份分别为长江流域的湖南和江苏以及松江流域的吉林,分别位列第一、第三和第二;排名最后三位的省份分别是湖北、安徽和江西,均属于长江流域.(4)在省际层面,粮食生产技术效率较高和较低省份的技术效率差异变化较大,处于中间水平的省份变化较小.在流域层面,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差异由高到低依次是长江流域、松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不同流域的技术效率差异呈现递减趋势;在总差异中,流域内差异占主导地位.

粮食生产 技术效率 时空特征 劳动力要素 区域差异

曹慧 赵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应用经济学研究中心,陕西 杨凌 712100

国内会议

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201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长春

中文

184-197

2016-08-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