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从”建筑”保护到”聚落形态”保护--以江苏历史文化名镇宝堰”丘陵水乡”保护规划为例

历史名镇保护规划不只是保护传统建筑,而是要保护名镇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面临保护困难与地区发展压力,地方政府与规划师常会放弃对传统城镇空间形态的保护,而选择建筑导向的保护规划模式,其规划的努力难以保存名镇原有的整体形态与系统结构上的历史文化特色与价值.对于乡村地区传统特色小城镇,若要保全传统空间形态系统的特色与价值,迫切需要寻找新的规划模式来替代建筑导向的保护规划模式.借助于江苏历史文化名镇宝堰保护规划实践,作者探寻注重传统”聚落形态”保护的规划模式,以求实现名镇历史文化遗存保护与传统聚落空间活力发展相协调.

历史名镇 空间形态 规划设计 文化保护

刘博敏 谢启旭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南京210096

国内会议

2016年第十一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长沙

中文

1-7

2016-08-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