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要素重构视角下乡村慢旅游发展思考--以富春江(芦茨)乡村慢生活体验区为例

当前,正处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新时代,乡村旅游作为乡村复兴的一种重要途径,其发展必须建立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和保护原住民利益的前提下,旅游开发不能超过生态底线,不能急功近利,要注意放水养鱼.乡村旅游发展应避免”旅游度假区”的发展模式,不应将度假区变成高档居住区,不仅没有起到服务游客的作用,还剥夺了农民致富的权利.要用生态文明的发展观再造价值链、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全过程.本文以富春江(芦茨)乡村慢生活体验区建设为例,通过对生态文明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的反思,基于乡村要素重构,探讨了乡村慢生活体验区”经济为要,打造内生型、自主循环的乡村经济群链;体验为核,创新文化体验与交流的旅游发展模式;文化为魂,注重乡村遗产保护和民风民俗体验;乡野为基,注重山水体验,强化田园气息”的发展模式.

旅游业 产业链 生态文明 乡村地区

汤海孺 柳上晓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杭州,310012

国内会议

2016年第十一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长沙

中文

1-5

2016-08-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