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DGGE和T-RFLP分析采食不同粗饲料梅花鹿瘤胃细菌区系

目的:研究梅花鹿(Cervus nippon)瘤胃细菌区系,为梅花鹿瘤胃发酵调控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 方法:采用DGGE与T-RFLP技术比较以玉米秸秆(CS组)和柞树叶(OL组)为主要粗饲料的梅花鹿瘤胃细菌区系变化. 结果:DGGE图谱聚类表明,OL组与CS组细菌区系相似度低于65%,而且同组不同个体之间瘤胃细菌区系存在差异.序列分析表明,OL组与CS组中存在大量Prevotella spp.,但不同组中Prevotella spp.在种水平组成不同,主要纤维降解菌为Clostridium spp.与Eubacterium spp..T-RFLP结果显示,OL组与CS组以及同组不同梅花鹿瘤胃细菌的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和优势度有差异.81、214、272和308bp的T-RFs为OL组优势条带,90、95、175、273和274bp的T-RFs为CS组优势条带,161、259、264、264和284bp的T-RFs为共同条带. 结论:Prevotella spp.是梅花鹿瘤胃优势细菌,但不同粗饲料影响梅花鹿瘤胃细菌区系组成.

梅花鹿 瘤胃 细菌区系 粗饲料 发酵性能

李志鹏 姜娜 刘晗璐 崔学哲 荆祎 杨福合 李光玉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吉林省特种经济动物分子重点实验室,长春 130112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生态农业研究室,天津 300191

国内会议

第七届(2016)中国鹿业发展大会

长春

中文

47-59

2016-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