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器官形态发生探索:独特的哺乳动物模型--鹿茸

生物电编码器官形态发生在低等动物方面已被证实.然而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否同样适用于哺乳动物?由于缺乏哺乳动物的形态发生研究模型,至今依然未知.鹿茸是一个复杂的哺乳动物器官,其形态发生信息存储于形态发生原胚中(鹿前额未来生茸区的骨膜).本文综述了鹿茸的形态发生原胚及鹿茸发生与再生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鹿茸是哺乳动物器官形态发生研究的最佳模型的观点;分析了鹿茸形态发生信息的存储位点和复制方式、转移路径,并预测了通过生物电追踪形态发生信息来破解哺乳动物器官生物电密码的研究思路.相信通过鹿茸这一模型的研究发现,将会为人类器官形态发生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哺乳动物 器官形态发生 鹿茸 生物电密码

赵海平 褚文辉 陈广信 李春义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特种动物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长春 130112 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湛江 524000

国内会议

第七届(2016)中国鹿业发展大会

长春

中文

568-578

2016-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