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体系构建与电力电缆通道规划的关系--以《南京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总体规划》为例
目前国内的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都局限于城市局部片区或孤立路段,南京市开创性地构建了全市域的“干线管廊为骨架、片区管廊为主体、重要节点管廊为补充”的点、线、面相结合的综合管廊规划体系.在规划编制过程中,通过分析摸索,创造性地提出了地下综合管廊布局的规划思路,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依托电力电缆通道的走向、敷设方式,采用地下综合管廊布局规划与电力电缆通道规划相互反馈、动态校核的工作方法,构建南京市科学合理、安全适用的管廊布局,提高城市综合防灾抗灾能力.本文结合《南京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总体规划》的实际案例,探讨了地下综合管廊布局规划与不同等级电力电缆通道规划互动的工作方法,分析了地下综合管廊中电力舱单独成舱及与其他管线共舱的布置原则和技术要求.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电力电缆通道 规划设计 防灾抗灾能力
朱新红 林倞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江苏分院 南京市规划局
国内会议
沈阳
中文
1-9
2016-09-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