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城市风貌敏感性分析研究--以洛阳市为例
快速城镇化建设不仅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同时也带来了城市风貌的严重破坏.城市更新作为未来城乡规划的主导范式,其主要任务之一是进行城市风貌的保护、整治与规划.城市更新涉及多个利益主体,在具体的规划实践中需要有“综合性思维”和“底线思维”.首先,在综述“生态敏感性”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风貌敏感性”的概念,并进一步提出以风貌敏感性区划为基础划定城市风貌保护“底线”的方法.其次,以洛阳市为例,构建了包括历史文化遗存、自然山水景致和人工人造景观因子在内的洛阳市风貌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洛阳市风貌敏感性进行评价.最后,提出了城市风貌敏感性区划对城乡规划和城市风貌治理的积极作用:城乡治理的重要环节、反映对城市风貌塑造的重要程度、作为城市规划深度与更新时序的参考等.
城乡规划 风貌敏感性 评价指标体系 治理结构
孙光华 张翔 徐建刚
江苏省城镇化和城乡规划研究中心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国内会议
沈阳
中文
1-14
2016-09-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