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网络与长三角城市群空间联系格局
本文基于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运用Ucinet、Netdraw等软件对高铁网络作用下长三角城市群空间联系格局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高铁网络修建完成后,城市群整体空间联系增强,网络化趋势明显,南北翼城市间直接空间联系增强,上海节点功能减弱;区域空间联系差异增大,北翼城市空间联系普遍强于南翼,苏州-无锡-常州与杭州-绍兴-宁波两大紧密联系片区形成;上海-南京与上海-杭州两大轴线联系强化,同时南京-湖州与宁波-台州两条次级轴线形成;传统中心城市上海、苏州、无锡、杭州、南京极化作用增强,常州、绍兴、宁波的空间重要性提升,多中心格局趋于形成.高铁网络的修建增强城市空间联系,为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需要进一步统筹考虑城市分工协作,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要素流动,高效快速合作,促进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增强上海市在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过程中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化上海一南京与上海一杭州两大轴线,同时大力发展苏州一无锡一常州与杭州一绍兴一宁波两个子片区,以带动长三角边缘城市和江苏、浙江其余城市发展。加快边缘城市对外交通设施建设,扩大高铁网络覆盖面,将江苏、浙江其余城市纳入高铁网络建设框架。高铁网络的建设与开通放大沿线城市的竞争优势与劣势,基于“高铁思维”思考城市未来发展战略,将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着眼点。
高铁网络 长三角城市群 空间联系格局 城市竞争力
王泱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国内会议
沈阳
中文
1-10
2016-09-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