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大学城微循环公交运行特征研究--以南京321路为例

随着社会转型、城市空间重构及居民生活空间逐步向社区转变,“最后一公里”困境成为制约快速公交服务水平的主要原因之一.微循环公交作为城市公交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有效填补了公共交通规划的空白区,为居民的短距离出行提供了便利.本文以南京市仙林大学城为例,通过对321路微循环公交进行跟车问卷调查,首先从线路布设、站点设置和运营管理三方面对仙林大学城微循环公交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其次,从乘客特征、出行目的和出行时耗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具有如下使用特征:乘客构成具有单一性和周期性;出行目的具有多元化和时段性;出行时效较低,普遍候车时间较长等.最终基于居民满意度、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个视角,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规划建议.

城市交通 微循环公交 乘客特征 出行目的 出行时耗

刘梦茜 蔡雷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国内会议

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沈阳

中文

1-11

2016-09-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