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尺度校园内部穿梭交通方式探讨--以香港中文大学为例
考虑到现状大学新建校区大都尺度巨大,但由于没有完善的交通设施配套,导致校园内部出行以及与校外交通联系极为不便.香港中文大学较好地解决了大尺度校园内部交通的组织,通过对香港中文大学校园内部交通方式的探讨,总结出大尺度校园内部可行性交通组织形式以及运作方式,旨在对国内的大尺度校园交通的解决提供一定的借鉴.大尺度是当今大学校园的重要特点之一,大尺度可以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有的大学校园内甚至出现小型山体、森林、湖泊等自然景观,不仅有利于改善校园的自然环境,也对学校的形象塑造起到良好的效果。但随之而来的不利影响是出行距离过大、交通不便等,降低了校园运转效率。为了方便管理,大学校园通常采用功能分区的手法将校园进行切分,将切分之后的区域作为管理的单元。各功能区建筑群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沟通较为频繁,因此各功能区内的建筑群通常采用组团式布局,可有利于空间的有效使用,同时保持校园内部用地使用的弹性。
校园规划 交通系统 布局优化 功能分区
章飙 任焕蕊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国内会议
沈阳
中文
1-8
2016-09-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