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功能区边缘空间与行为心理研究
校园边缘空间作为创新空间转型的重要途径,通过文献综述、自然观察、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的方法,从中观层次的高校功能区之间的“边缘效应”入手,介入环境心理学理论,针对华中科技大学校园中三处主要功能边缘区进行景观评价及人的行为分析,从而归纳出校园边缘空间的空间属性及影响因素,从植物景观、休息设施、水体景观、铺装景观、文化氛围五个方面进行景观评价,并得出场地的吸引力因子的排序:离宿舍食堂近、景观优美、其他(自然气息强、孩子喜欢、人多热闹、夏天遮阴效果好、冬季日照好、购物方便及蚊虫少)、离教学楼近、学习氛围好.根据调研及数据分析的结果,提出华中科技大学功能边缘空间的景观改造提升建议,包括功能区“边缘效应”的创造及增强,最后提出针对全国范围内高校校园创新型空间景观设计的普适性建议.
校园规划 功能分区 边缘空间 环境心理学
王星 戴菲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国内会议
沈阳
中文
1-11
2016-09-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