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可达性的公共体育设施服务能力分析--以广州市为例

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提升与体育锻炼需求的增长,以体育赛事带动大型体育设施建设的发展模式已不能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必须向注重居民日常使用的群众体育设施均等化布局转变.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中通常按照国家标准以“千人指标”进行体育用地的配置,无法反映体育设施空间布局的效率和公平性.对此,应以可达性分析为辅助手段,按照居住区出行距离评价体育服务覆盖率,补充服务盲区的体育设施,同时以此为基础根据最近距离划分服务域,进而推算服务人口,分析体育设施的服务规模,为公共体育设施的均等化、合理化布局提供支撑.

城市规划 公共体育设施 空间布局 服务能力

聂危萧 闫永涛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国内会议

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沈阳

中文

1-10

2016-09-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