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环境中的保护与再生--以洛阳老城西南隅为例
历史环境不仅包括物质形态的遗产,也包括城市的历史记忆和自然环境.旧城保护从最初对文保单位、历史建筑的保护,到建筑周边环境的保护,直至更为强调城市整体历史环境的保护与延续.然而当前“重塑古城”和拆迁重建的方式极大的破坏了历史城市、历史街区的风貌,只重视物质层面的更新改造,而忽视了文化和社会层面的传承.因此,为了塑造城市的文化特色,保护与设计方法也必须变化应对城市的发展和文化需求.洛阳老城在隋唐洛阳城遗址上兴建而成,历史环境的叠加导致了老城保护与更新的复杂性.本文以老城西南隅为例,通过对历史环境三种特征——物质属性、文化属性、社会属性分析,结合规划建设现状与问题,并对应从物质形态、文化传承、社会组织三个层面提出规划策略.
旧城更新 物质形态 文化传承 社会组织
刘一婷 严巍
东南大学
国内会议
沈阳
中文
1-11
2016-09-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