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空间生产视角下的少数民族旅游型城镇空间规划初探--以三江侗族自治县总体城市设计为例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型城市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色,同时又极度敏感脆弱.在以文化为核心的旅游城镇,旅游开发让政府与企业成为空间利益主导,原住民逐步被边缘化成为弱势群体,失去传承主体的本土文化也逐渐被演替消亡.因此少数民族文化的原真性保护需要有文化传承主体的存在,因此旅游发展的前提是要平衡社会秩序,提升原住民权利,借助原生文化实现文化经济社会共融的空间格局.因此空间生产概念的引入,是从产生问题的社会根源出发,剖析社会关系的矛盾,平衡空间利益主体关系,实现物质与社会兼顾的可持续发展.本次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例,借助空间生产中对社会、产业、文化的研究,以空间生产主体协作、产业链条衔接以及风貌划分等策略对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城市空间做出调整,以实现景城一体、全民创业和新旧文化融合的目标,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和原生文化的保护传承.同时也可以为其他少数民族旅游型城市的空间规划思路提供推广与借鉴.

旅游型城镇 空间规划 文化保护 少数民族

张迪 应文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国内会议

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沈阳

中文

1-14

2016-09-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