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垃圾分类回收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模式探讨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垃圾分类回收试图从源头上入手,在垃圾减量的同时实现资源再利用.中国垃圾处理技术已逐渐成熟,但在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方面还处在不断探索阶段,各地也制定并实施了垃圾分类回收政策,但成效不尽显著.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在垃圾管理方面.有较为成熟的经验和做法.本文介绍了旧金山、日本、德国和巴西的垃圾分类回收的做法,并总结了发达国家垃圾管理的经验,结合中国现存问题,对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模式进行探讨.从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较成熟的案例分析中不难发现,可持续的垃圾管理需要全过程参与者的共同协作。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作为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的前提,需要居民积极参与,培养垃圾分类回收的意识;垃圾收集、运输、处理需要政府及私营企业资本投入和高效运营。居民扮演着垃圾生产和分类的角色,政府更多的是公共政策制定者、协调者和监督者。为了提升居民垃圾分类回收意识、完善垃圾管理体系,政府应转变管理理念,从源头上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而不是在缺乏严格监督的情况下片面追求垃圾管理末端的无害化处理率。政府的职责不仅仅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而是制定更加有效的公共政策,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的投入,让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私营企业参与到公共事业建设上来。
城市生活垃圾 管理模式 公众参与 分类回收政策
李廷廷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国内会议
沈阳
中文
1-8
2016-09-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