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下的我国小城镇权力制度变迁探讨--从“强镇扩权”与“镇改市”说起
随着中国小城镇发展向前推进,一方面,部分人口规模大、经济总量高的“强镇”面临着镇级行政体制下发展权力束缚难题,陷入制度困境;另一方面,在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背景下,以小城镇为载体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又快又好推进就地就近城镇化、以城乡结构人口红利推动宏观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这也对现行小城镇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首先分别解释了中国现有“强镇扩权”及“镇改市”两种过渡性的制度变迁,试图通过局部的制度调整去改变现状制度的权力安排方式,从而提升“强镇”的发展效率,在过去十年及现阶段的小城镇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仍难以从根源上破解制度困境;而后以刘易斯拐点理论和设市模式阐述“新型城镇化”概念中人口红利的来源及“城市化”与“小城镇化”的不平衡问题,点出新型城镇化对小城镇权力制度变迁的新要求,提出小城镇制度问题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制度变迁的主体应从“强镇”全面拓展至小城镇,通过设市模式的整体性变革和小城镇全面扩权的方式,将小城镇纳入城市等级,建立与城市地位相符的系统性的、完整的新制度,形成边界更清晰、安排更科学的权力配置方式,更好地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推进.
新型城镇化 权力制度 配置方式 设市模式
侯冰婕 丁志刚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江苏省城镇化和城乡规划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沈阳
中文
1-10
2016-09-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