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对小城镇体系的影响及规划建议--以四川省川南城镇群为例
随着城镇群一体化发展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模式,各地掀起了城镇群规划和建设的热潮.在外出务工人员大量回流的社会背景下,针对西部地区城镇群因发展水平滞后、城市化质量较低、城镇发展“马太效应”明显、农村人口基数大的特征,导致城镇体系结构失衡,小城镇无法满足农村人口就近城镇化的需要等问题,本文以四川省川南城镇群的发展为例,通过对城镇规模、空间结构体系、发展阶段、发展模式等因素的分析,研究小城镇群的空间网络结构,探究小城镇进行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和存在的问题.面对互联网技术的介入,从多角度分析互联网对小城镇发展模式和空间网络体系的影响,提出在小城镇群的规划和体系构建中深度融合互联网技术的方法和途径,有效缩小小城镇与大城市的差距,提升其城镇化质量,实现差异化发展,以期探寻解决西部地区城乡二元矛盾,保障城镇体系结构均衡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城镇群 规划设计 空间网络结构 互联网
周宏庆 朱蓓怡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国内会议
沈阳
中文
1-10
2016-09-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