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小组生微”新村建设模式研究
川西林盘是农业社会的产物,是成都平原独有的聚居模式,是人与自然和谐融合的典范.在城乡统筹的背景下,传统乡村聚落正在大量消失,成都市提出了“小组生微”新村建设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问题.本文依据2012年郫县花园镇筒春村村庄规划,基于2005年和2015年共两年Google earth遥感卫星影像以及郫县国土局下载的2012年1∶5万郫县土地利用现状图,以2015年7-12月野外调查成果为辅助数据,运用arcgis分析筒春村格局演变,结合25户村户及周边还未改建村落村民的调研数据进行分析,汲取“小组生微”模式优点,探索乡村建设发展途径.最后提出对乡村建设发展规划的一些启示:规划强调功能复合、突出产业支撑、延续乡村地域特色以及加强后期管理.
乡村规划 地域特色 土地利用 空间布局
全孟迪
成都理工大学
国内会议
沈阳
中文
1-11
2016-09-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