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区非城市建设用地的规划策略--乡村公园
大都市区的迅速发展使得城市化区域范围蔓延覆盖至原本的“非城市建设用地”,表现为大量的传统村落和绿地资源被侵蚀破坏.为了防止城市生态环境恶化,以及满足城市的生态、休闲需求,有必要划定城市和乡村的增长边界,保护好“非城市建设用地”内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景观.东莞沙田美丽幸福村居项目位于珠三角重要的交通廊道上,区位优势明显,水乡的自然生态基底良好,是东莞水乡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东莞市总体规划和沙田镇总体规划,项目处于城市生态控制区范围,故规划的实质是非城市建设用地的绿色开敞空间规划,规划核心是提升乡村、农业用地以及绿色生态空间的价值.据此要求,规划场地依托沙田水乡特有优势,功能提升与转型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沙田疍家水乡乡村公园,作为大都市区水乡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粤港优质生活圈的特色文化与景观区域,带动沙田镇的旅游与都市休闲产业;通过改善生态环境而释放区位潜力,提升周边土地价值和用途转型,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生态修复”、“农业提升”、“村居更新”、“文化整合”、“旅游活化”的发展策略,通过多样化发展催生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价值,推动村落空间的持续更新与发展.
大都市区 非城市建设用地 乡村规划 新型城镇化
纪晓玉 周剑云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国内会议
沈阳
中文
1-10
2016-09-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