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农业地区城镇化特征、趋势与规划应对--以河南省周口市为例
以黄淮海平原为核心的中原农业地区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和大量外出农民工的发源地,其城镇化发展的模式与路径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全国城镇化格局,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结合周口市的实地调研,总结出中原农业地区在人口流动方面具有本地城镇化与异地城镇化长期并存,劳动力分年龄段流动特征明显,随着产业转移,城乡联动的本地弹性城镇化方式明显增加等特征和趋势.在空间组织上,县城凭借其产业基础和较高水平的公共服务,将成为城镇化的核心空间载体,整体上市县平衡发展的格局将延续,而小城镇的发展产生明显分异,农村居民点存在进一步优化的可能性.基于这些判断,提出中原农业地区应科学设定城镇化发展目标,城镇化率不应过高,通过产城融合的方式,提高县城的综合承载能力,实行差异化的小城镇发展策略,以农户为基础分散有序推进乡村整治.
农业地区 城镇化特征 小城镇规划 产城融合 差异化策略 乡村整治
赵明 徐新凯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周口市规划局
国内会议
沈阳
中文
1-12
2016-09-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