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收缩的特征与机制差异研究--对比惠州市与东莞市
本文基于东莞市和惠州市2000年和2010年两次人口普查数据和历年来的统计年鉴数据,分别从需求侧的人口吸引力和供给侧的市场消化力测度指数对两市的收缩状况进行考察,并比较两市的收缩特征和机制.研究表明:(1)东莞市由于严重依赖传统加工贸易模式的发展路径,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本地经济下滑,外来人口流失严重,普遍城镇出现人口收缩,引发衰退的并发症,是需求要素的萎靡(即人口与经济活动主体)导致平衡被打破而出现的衰退结果;(2)惠州市由于前期非理性的过度投资增长,加上发达区域的虹吸作用造成本地人口吸引力不足,市场风险不断积累,这是供给面要素大大超出了本地实际需求能力而形成的衰退结果.东莞市的城镇收缩现象符合欧美国家传统城市收缩的标志性特征和机制,而惠州市城镇收缩所代表的我国投资建设快速增长背景下的“透支”衰退,有着我国独特的地方性背景和成因.
城镇收缩 供求失衡 人口吸引力 市场消化力
冯灿芳
南京大学
国内会议
沈阳
中文
1-12
2016-09-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