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华北地区下马岭组页岩纳米孔隙结构特征

页岩纳米孔隙是页岩气的主要储存场所,纳米孔隙结构对页岩气的开发有重要意义.已有初步评价认为华北地区下马岭组地层具有油气资源潜力,运用扫描电镜、压汞实验及液氮吸附实验对华北地区下马岭组海相页岩样品进行观测,结果表明,下马岭组页岩主要发育溶蚀孔、粒间孔、层间孔和微裂隙;压汞法结果显示下马岭组页岩样品的孔体积在0.0108~0.0959cm3/g之间,平均为0.0323cm3/g;比表面积在3.864~16.557cm2/g之间,平均为8.470cm2/g;微孔和过渡孔对孔体积和比表面积贡献最大,开放孔较多,孔隙连通性较好;液氮吸附表明下马岭组孔比表面积平均为7.828cm2/g,过渡孔比表面积平均为1.409cm2/g.微孔、过渡孔的平均比表面积分别占平均总比表面积的84.99%、15.01%.微孔较发育,既包含水瓶孔等无定形孔隙,又包含一定数量的四周开放的平行板孔,总体上孔隙连通性中等或较好;纳米孔隙的体积及比表面积与有机质含量TOC呈正相关关系.

页岩气 纳米孔隙 扫描电镜 液氮吸附

陈司 陈尚斌 韩宇富 王笑奇 常明华 Clementine Uwamahoro 张楚

中国矿业大学 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江苏 徐州,221116 中国矿业大学 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江苏 徐州,221116;中国矿业大学 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 徐州,221116 河北省煤田地质勘查院,河北 邢台,054000

国内会议

第二届中国纳米地球科学学术研讨会暨2016年纳米地球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青岛

中文

16-23

2016-11-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