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深部煤系非常规储层纳米级孔隙结构及其油气地质意义--以山西省沁水盆地为例

我国华北地区广泛发育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蕴含着丰富的煤层气资源与页岩气资源(邹才能等,2011).山西省沁水盆地为我国煤层气开发最为成功的地区,但受地应力等因素的影响,深部煤层气产能受到较大制约,因此相关学者提出了深部煤系非常规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的合探共采(邹才能等,2011;秦勇等,2014).在煤层气与页岩气中,吸附态与游离态为甲烷的主要的赋存状态,而纳米级孔隙提供了绝大多数的吸附位与半数以上的游离空间,对煤系非常规天然气的富集有着重要意义。本此研究中,选取了30个1500米以深的煤样及页岩样品,基于高压压汞实验、低温氮气吸附实验、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实验从孔径分布结构、孔隙形态类型等方面对煤及泥页岩纳米级孔隙进行了定量-半定量表征,并基于分子动力学理论,探讨了纳米级孔隙中吸附态甲烷与游离态甲烷的在深部温、压条件下的赋存状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深部非常规储层较为致密,煤层孔隙度为4%-6%,而泥页岩孔隙度主要为1%-2%,小于100nm的孔隙贡献了90%以上的比表面积及60%以上的孔容。在泥页岩孔隙中,虽然发育着多种类型孔隙,如有机质孔、粘土孔隙、矿物粒间孔、矿物溶蚀孔等,但其中的有机质纳米级孔隙提供了大多数的比表面积及相当数量的孔隙孔容,对页岩气的富集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煤系非常规储层 孔隙结构 地质构造

屈晓荣 朱炎铭

中国矿业大学 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重点实验室 江苏 徐州 221008;山西省煤炭地质局 煤炭地质勘查研究院 山西 太原 030000 中国矿业大学 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重点实验室 江苏 徐州 221008

国内会议

第二届中国纳米地球科学学术研讨会暨2016年纳米地球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青岛

中文

61-62

2016-11-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