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山西耿庄金矿床毒砂中闪锌矿成因研究

闪锌矿是自然界常见的金属硫化物矿物,常与黄铜矿、黄铁矿和方铅矿等共生.在黄铜矿和黄铁矿中见有闪锌矿的出溶、交代和被包裹等形式出现.前人研究发现其与矿床形成条件密切相关,标型特征和具有重要成因指示意义.然而,在山西耿庄金矿区除了常见的黄铜矿、黄铁矿中闪锌矿外,还发现在毒砂中闪锌矿呈不规则乳滴状分布,研究毒砂中闪锌矿的形成机制,为分析矿床形成过程中热液演化机制及物化条件都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结合矿区地质背景分析认为:燕山早期,在耿庄热液活动过程中,晚期富铜流体叠加早期的方铅矿-闪锌矿矿石,由于流体温度较高,发生Zn的活化,随着沉积速率、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变化,黄铜矿优先沿着毒砂裂隙充填结晶析出,同时Zn的溶解度降低,Zn在黄铜矿与毒砂的边界及其晶体缺陷等有利部位发生聚集,从而闪锌矿分布在毒砂生长带边缘,由于成矿过程中沉积速率的差异,闪锌矿在毒砂中的定向性较差。本次在系统观测毒砂中闪锌矿特征基础上,确定矿物生成顺序,揭示毒砂中闪锌矿的成因机制,为研究矿床的形成演化过程研究提供矿物学依据。

金矿床 毒砂 闪锌矿 矿床成因

任亚群 黄菲 陈振宇 余丽章 汪洲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819 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

国内会议

第二届中国纳米地球科学学术研讨会暨2016年纳米地球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青岛

中文

63-63

2016-11-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