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中As(Ⅲ)的荧光可视化检测
水体中的砷污染作为一个全球性的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危害了人体的健康.一般情况下,土壤、水、空气、植物和人体都含有微量的砷.砷及其化合物进入人体,易蓄积于肝、肾、肺、骨骼等部位,可引起严重的病变.设计了一种基于聚集诱导发光效应的检测污染水体中三价砷的有机分子荧光探针。以经典的的AIE活性分子TPE为模板,通过铃木反应(Suzuki反应)对分子进行活性醛基的修饰,最终将检测集团Cys与所修饰的醛基结合即可得到探针。探针在没有As3+存在的条件下基本没有荧光,随着As3+的加入,在450 nm处的荧光显著增强,同时伴随着淡蓝色荧光的出现。通过计算这种探针的检出限低至15.6 nM,低于饮用水中所允许的最低范围。
地下水 砷污染 荧光探针 可视化检测
田熙科 陈林枫 李勇 杨超 周朝昕 王焰新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料与化学学院,湖北省武汉市,43007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湖北省武汉市,430070
国内会议
第二届中国纳米地球科学学术研讨会暨2016年纳米地球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青岛
中文
237-237
2016-11-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