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河盆地下桦皮甸子组致密储层微裂缝定量表征
柳河盆地下桦皮甸子组微裂缝随埋深的增加而增加,以颗粒微裂缝、成岩微裂缝和构造微裂缝三种类型呈现,其成因主要是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微裂缝孔隙度可以通过微裂缝面孔率矫正计算出微裂缝孔隙度,该方法在柳河盆地下桦皮甸子组应用较好,计算结果与镜下观察和实测总孔隙度一致,可以尝试进一步研究并推广应用。下桦皮甸子组致密储层中下段微裂缝的发育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物性,促进了油气聚集,且裂缝孔隙度下限为1.5%。因此,柳河盆地下桦皮甸子组中下段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致密储层 微裂缝 矿床成因 发育特征
何涛华 李文浩 谭昭昭 周能武 程泽虎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非常规油气与新能源研究院,山东 青岛 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非常规油气与新能源研究院,山东 青岛 266580
国内会议
第二届中国纳米地球科学学术研讨会暨2016年纳米地球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青岛
中文
269-270
2016-11-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