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为学生核心素养挖一方适合生长的“池塘”

国家提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也就是立什么德,树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倡导的核心素养,是当前全社会都在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它不仅关系到国家、社会的发展,也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家庭的未来,尤其是对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是一个必须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教育的任务,首先应是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即培养渴望知晓美好事物与伟大事物的人,心地善良的人,充满爱心的人,懂得感恩的人,给人安全感的人,人格独立和又能独立思考的人,包容他人的人,同时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并以其劳动为生的人。因此,我校把“友善”作为核心素养中的核心位置,以道德素养促进其它素养的形成,即形成以“友善”为核心,能创造、有美感、会学习、敢担当、善交往,以此作为我们乡村小学总的核心素养体系。基于以上的培养目标,学校首先要拥有持续生长的能力,即课程、课堂、师生关系、学校管理的生长;其次要让学生在学校拥有存在感,即学校能为每一个孩子提供一条探寻的跑道,每个孩子也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具备了成长性和让每个人的存在感,我想每一所学校都可以走向伟大;再有,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个性化发展,我们也要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这就需要我们找到一个载体,也就是通过课程改革来进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统整出“语文与阅读”、“数学与生活”、“英语与世界”、“艺术与审美”、“体育与健康”、“科学探索”六大课程模块。着眼于学科能力发展和素养的形成,关注儿童的动手动脑,突出儿童的实践创新能力,直接指向矫正现代乡村儿童“自卑自弃不善于交际交往,缺少实践”的普遍问题。

小学教育 课程改革 核心素养 教学质量

徐德才

唐山市大丰谷小学

国内会议

走向深度学习的目标教学——目标教学30周年学术研讨会

山东泰安

中文

46-49

2016-10-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