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粒稳定性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代谢工程领域的应用
质粒是基因重组技术中最常用载体之一,然而在微生物工业生产过程中,常常出现重组质粒不稳定发生突变或者丢失的现象,极大地影响了质粒上目的基因表达产物的产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重要问题.质粒不稳定性主要分为结构不稳定性和分离不稳定性两类,本文从质粒稳定性影响因素、提高稳定性策略及其在代谢工程领域的应用等方面综述国内外质粒稳定性相关研究进展,为工业菌种稳定性改造和微生物发酵提供理论依据.重组质粒不稳定常常发生突变或者丢失的现象,可以分为两类:结构不稳定性和分离不稳定性。质粒特性,宿主种类,培养条件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质粒的稳定性。从这些影响因素出发,发展了提高质粒稳定性的策略,如添加抗生素等选择压力筛选,分离后的筛选等等。已有许多成功应用于代谢工程领域质粒稳定性提高的实例,研究质粒稳定性的方法也在不断更新。但由于基因工程菌株的随机性和可变性大,且发酵过程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要在生产过程中使质粒保持稳定,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理想的质粒稳定表达系统需要能够抵御发酵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酸、高温、高渗透压等逆境条件,并保持质粒的拷贝数目。质粒稳定性问题是微生物工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对此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生产价值。
工业菌种 微生物发酵 质粒稳定性 基因重组
郭丽微 霍毅欣
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北京100081
国内会议
哈尔滨
中文
1-8
2016-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