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互联网技术在防震减灾中的应用

本文主要讨论如何基于下一代互联网平台,开发地震专业仪器及应用软件,提高防震减灾能力。基于IPv6建立地震监测参数传感器网络。实现区域密集数据采集。首先是开发价廉的传感器,然后进行几百米一个传感器的高密度星状布设、跨断层布设,实现密集数据采集,有利于分析提取监测参数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基于IPv6和卫星网络,开发网络数字地震传感器和客户软件,实现地震采集资料实时远程质量监控。类似Sercel公司开发的eWQC-Pro客户软件,通过卫星网络可以实现世界上任何地区通过PC机对所采集数据的检查和监控。基于IPv6开发并行数值算法,实现区域海量地震数据计算。随着时间的推移,仪器采样率的提高,测震数据和监测数据都已成为“大数据”,无论是对数据的分析,还是对机理的研究,都迫切需要并行运算。基于IPv6开发虚拟地震灾害技术,实现远程地震应急指挥。通过开发虚拟视频技术,可以较大范围实施监控,对于地震烈度较大又不是震中范围的情况,尤其有利于救灾物资人力的合理调配。基于移动互联网开发地震预警技术,实现及时通信。开发移动设备应用软件,探测加速度振动信号,在强震动发生前几秒内发出强烈地震危险信号,对于逃生是非常有意义的。

地震监测 预警技术 应用软件 互联网平台 防震减灾能力

武晔

防灾科技学院,河北三河,065201

国内会议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互联网+地球物理”研究论坛

山东枣庄

中文

64-64

2016-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