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遗产·人居·景观--内蒙古包头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

丝绸之路,其本意是指在中国古代把织成的丝织品运往地中海沿岸诸国的、横断亚欧的古代贸易之路,本文讨论的是陆上丝绸之路草原段上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问题.包头地区历史悠久,自古是农牧文化交融特征最为集中、最为鲜明的一个重点区域之一.包头城市作为一个在近现代产生发展起来的区域性经济城市,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一带一路”经济发展建设的大背景下,选取包头地区的传统村落美岱召村、美岱桥村、五当召村、梅力更嘎查和卜尔汉图嘎查等为案例进行研究,认为包头传统村落基本上由历史建筑召庙、人居村落和文化与自然景观三部分构成,具有显著的“遗产·人居·景观”内涵模式,据此特征开展村落保护利用,提出藏传佛教文化旅游体验区,将包头传统村落纳入一个整体框架内进行文化旅游开发利用,如此方能有益于区域社会的发展.

传统村落 历史文化遗产 草原丝绸之路 藏传佛教 文化旅游

翟禹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国内会议

第六届中国原生态民族文化高峰论坛

重庆

中文

1-20

2016-12-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