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农村应对气候变化的生计智慧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西北东部地区小省区,面积为6.64km2,其主体都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内,气候非常多变,有”冷暖无常”、”十年九旱”、”三年两头旱”、”一年一场风,从春吹到冬”等说法.农业生产既是经济再生产活动,更是自然的再生产,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极端敏感,因而农业人口的生计——即谋生方式,对气候等自然因素高度依赖.历史时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努力认识自然、适应自然,积累了很多适应气候变化经验和智慧。挖掘这些经验智慧,有利于基层农村采取一些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主动保障生计的稳定和持续,也是对政府水利建设、生态移民、产业结构调整、冬麦北移等应对气候变化措施的拾遗补缺。与此同时,这些经验智慧也是地方传统文化,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积下也正在渐行渐远,记录下它们,无疑也是一种文化传承。
气候变化 农业生产 文化传承
何彤慧 柴永青
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750021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1-4
2016-12-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