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我国兔产品市场变化研究
养殖户的兔及兔产品市场在2012和2013处于繁荣阶段,价格高位运行;2014年以后,除肉兔活兔收购价波动幅度较小外,其他兔产品价格有较大幅度下跌,其中獭兔市场和兔毛市场行情下滑态势较为严重.总体而言,十二五期间养殖户的兔及兔产品价格呈波动下降的态势.十二五期间,兔肉的零售价格是稳步上升的,但养殖户兔肉的销售价格(包括其养殖成本)呈下跌趋势,每千克从2012年的19.26元下跌到2015年的15.67元;集散地收购商所得部分(包括其物流等营销成本)除2014年较前年有所下跌外,总体呈上升趋势,每公斤由2011年的1.84元上涨到2015年的8.49元;而超市所得部分(包括其营销成本在内)则是稳步上升的,从2012年的6元上涨到2015年的24元/kg,以至于在2015年超市所得基本等于养殖户和中间商所得的总和.表明在兔产业链的各环节中,利益分配越来越向零售商倾斜.十二五期间出口的兔产品主要有兔肉、兔皮、兔毛以及兔毛制品,进口的兔产品主要有兔皮、兔毛和兔毛制品.其中兔肉、兔毛和兔毛制品主要表现为净出口,兔皮为净进口.兔肉出口总量呈现先扬后抑的趋势.虽然兔皮每年都有出口,但年均出口量大约为20t;兔皮进口总量则非常庞大,仅整张兔皮的年均进口总量约为27000t.中国兔毛的出口量较大,但已梳兔毛出口量自2011年开始,基本呈现持续下降的态势,由2011年的1333t下降到2015年的495t;与出口量相比,已梳兔毛进口量较低,在整个十二五期间呈现先扬后抑的态势.兔毛制品主要包括兔毛针织钩编套头衫、开襟衫、外穿背心等,十二五期间中国的兔毛制品的出口总量大于进口总量,但兔毛制品出口总量呈下降趋势,进口量虽低,但呈上升趋势.
兔产品 市场形势 价格变化 竞争能力
武拉平 鞠荣华
中国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128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40-48
2016-11-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