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供给侧结构改革与创新中发挥标准化作用
中国供需关系正面临着不可忽视的结构性失衡.“供需错位”已成为阻挡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路障:一方面,过剩产能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的一大包袱.另一方面,中国的供给体系,总体上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本文主要探讨了在供给侧结构改革和创新中,制造业企业的现状及主要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如何使标准化充分融入企业,如何在供给侧结构改革和创新中发挥标准化作用.总之,在供给侧结构改革与创新中,标准化工作将是一个重要的手段。没有标准化,企业无法提高管理水平;没有标准化,企业无法做到产品质量升级,走在市场前端;没有标准化,企业创新的成功率及成果转化率将会降低;没有标准化,企业无法做到淘汰落后产能,做到节能环保、降低成本;没有标准化,企业无法与国际接轨,产品质量无法满足国外要求,产品无法走出国门。“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制造业标准化提升计划,通过标准化工作带动供给侧结构改革与创新,促进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制造企业 供给侧结构改革 技术创新 标准化作用
张秀梅
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555-558
2016-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