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农产品流通标准化的国内外现状对比分析

农产品流通标准化是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本质要求,是现代农产品物流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和基础规范,是规范生产、加工、流通等相关方行为的依据.农产品流通标准体系的发展程度已经成为衡量国家农业和流通等部门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政府及各相关部门及企业都应积极参与到农产品流通标准化建设中,为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维护和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提供保障.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标准的范围涉及农产品的收购、初加工(包括贮藏、分级、预冷、分割)、储存(包括贮藏、冷藏、储运)、运输、销售(市场、交易)、包装标识、信息化(追溯、编码)等方面,形成了以使用农产品为主的农产品流通标准体系的雏形,但是标准结构是以农产品质量标准为主题,农产品市场建设与管理、冷链物流安全消费保障等方面的标准比重明显偏低,不能充分反映服务消费、促进流通现代化的需要,各项工作仍处于起步状态,缺乏一个服务全局,带动标准化建设的系统科学的标准体系。而且,标准覆盖面小,协调配套性较差,无法有效保障农产品市场的有效运行和商品的质量安全。

农产品流通体系 标准化工作 市场监管 冷链物流 质量管理

姜立嫚

青岛市标准化研究院

国内会议

第十三届中国标准化论坛

长沙

中文

654-659

2016-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