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萨热克大型砂砾岩型铜矿床与碎裂岩化相的关系研究
新疆萨热克大型砂砾岩型铜多金属矿床位于西南天山造山带,受萨热克巴依中生代陆内拉分盆地控制显著(方维萱等,2015).区内出露地层为长城系阿克苏岩群、志留系、下侏罗统莎里塔什组和康苏组、中侏罗统杨叶祖和塔尔尕组、上侏罗统库孜贡苏组、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其中库孜贡苏组为一套紫色-灰绿色砾岩,萨热克砂砾岩型铜矿就赋存于该层位中.采用实测萨热克铜矿区构造岩相学剖面和构造岩相学柱状图方法,对碎裂岩化相分布规律进行研究。认为库孜贡苏组致密砾岩的宏观裂隙和微观裂缝较为发育,受沉积环境控制的骨架颗粒粒度、成分成熟度、结构成熟度、自生矿物的析出和溶蚀等因素控制。萨热克巴依盆地的库孜贡苏组砾岩裂缝发育程度和影响因素,将碎裂岩化相划分为强碎裂岩化相、中碎裂岩化相、弱碎裂岩化相和无碎裂岩化相,强碎裂岩化相对于铜富集成矿最为有利。库孜贡苏组砾岩的微观裂缝可分为穿砾缝、砾缘缝和砾内缝3种类型(巩磊,2016)。三种类型的砾岩裂缝在矿区含矿地层较为发育,并且对成矿的富集有着不同程度的贡献。
铜多金属矿 碎裂岩化相 分布规律 沉积环境
韩文华 方维萱 贾润幸
长安大学,西安710065;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北京 100012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北京 100012
国内会议
西安
中文
10-11
2016-11-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