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毕力赫金矿磁铁矿微量元素原位LA-ICP-MS分析
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的大型毕力赫金矿,根据金特殊的赋存状态,可将金成矿分为三期.本次研究选取了毕力赫矿区不同岩性和脉体中的磁铁矿,利用LA-ICP-MS技术对其进行了原位微量元素测试。磁铁矿微量元素特征显示:该区磁铁矿普遍含有Si、Ti、Al、Mn、Mg、V、Cr、Co、Ni、Ga、Zn、Sn,以及少量的Cu、Mo、W。在Ni/Cr-Ti图解中,M2和M6都落在了热液磁铁矿的范围,而M5与M3范围一致,均落在了岩浆磁铁矿区域,但是Ni/Cr稍大于M3,表明石英一磁铁矿脉体中较大颗粒的磁铁矿继承了花岗闪长斑岩的特征。M2具有更高Si、Al、Mn、Zn、Ga、Mo值,但是Ti、V、Co浓度较低,并且赤铁矿与磁铁矿共生,说明了该磁铁矿形成时氧逸度较高。M3和Ms中的磁铁矿具有更高的V、Ni值,并且Ms中具有较高含量Ti,可能暗示了Au沉淀于相对还原且高温的环境。从而表明,毕力赫金矿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相对氧化到还原的过程,而金的沉淀(至少在次成矿期)可能与还原环境密切相关。
金矿 成矿机制 微量元素 氧逸度
黄柯 朱明田 张连昌 戴智慧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重点研究室,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重点研究室,北京100029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02
国内会议
西安
中文
12-13
2016-11-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